《悲慘世界》──電影與文學的展現

84014500羅珮娟


前言

    威拉.凱瑟(Willa Cather)曾說:「在歷史上只有二、三個故事會永遠不斷的發生。」導演克勞.勒洛許(Claude Lelouch)由此拉開了他所改編自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的長篇小說《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 1862)。洛許透過主角-福汀(Fortin),一個20世紀的拳擊手,從小到大的生活經歷來印証威拉.凱瑟的話,同時亦印証雨果的話:「只要因法律和習俗所造成的社會壓迫還存在的一天,只要當男人無知絕望時,當女人為食物出賣自己時,當小孩受苦時,那麼和本書同一性質的作品都不會是無用的。」洛許藉由20世紀的文明發展現象,以客觀的態度來面對、審視。畢竟雨果之所以描述此書,目的在於要消滅這種現象〈註一〉,而洛許則提供了一個世紀之後,世界呈現的結果,透過故事情節發展,人物及色彩運用等,以較樂觀的方式展現出來。

第一章︰故事情節

  1. 內容簡介

    第一部份:福汀5歲至20歲童年時期。在福汀因被誤判而關入監獄,母親為了維生及籌措律師費而在小酒館工作,賣了頭髮,甚至當了妓女,最後在得知丈夫逃獄失敗死亡的同時亦自殺身亡,留下福汀,直到他20歲被培訓成一名拳擊 手,第一次世界大戰亦於同一年結束。

    第二部份:福汀與猶人家庭歷門(Zimans)的相遇,展開雨果及洛許所要呈現的《悲慘故事》情節。1931年福汀退休,籌組了一家運貨公司,在偶然的機緣下,與歷門家庭相遇,為了躲避德運追擊,福汀幫助他們,在路途中,他們為福汀講述《悲慘世界》故事。最後,歷門夫婦因接泊人的陷害,失去聯絡,而沙樂美(歷門的女兒)躲藏在修道院這段期間,描述了在納粹統治下,在法國的猶太人生活。

    第三部份: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福汀接回沙樂美之後,歷門家庭團聚。而當年扮演賣國賊的軍官因害怕被審判,自殺身亡,嫁禍於福汀,最終,福汀贏得控訴。

第二節、情節發展

    電影情節與小說相呼應,洛許在20世紀的今日所探討的社會議題和雨果所探討的課題相同〈註二〉。

  1. 監獄和苦役場
  2. 在雨果的小說裡,尚萬進(Jean Valjean)為了偷麵包給七個小孩子而被捕入獄,期間逃亡四次被關了19年。而電影中,老福汀因為被誤判亦被關。在被關期間,第一次逃獄沒成功而被關在雪地的鐵籠, 從影片中透露出監獄的苦刑及毫無人性的對待犯人。第二次逃獄,反被收買的士兵將了一軍,當老福汀看大勢已去,勢必上斷頭台時,因不願再被淩辱,便自結生命。

    透過楊波貝蒙(Jean-Paul Belmondo)所演的老福汀一角,略帶淡淡的詼諧,但所呈現的都是激發世人對監獄作風的另一番思考。

  3. 色情氾濫問題
  4. 「造成色情氾濫的原因,是女人們自願呢?還是社會逼迫的結果?」從影片中可推究,唯有女性不再自認為弱者,唯有社會正視這個議題,女性才得以在社會中解脫出來而不被壓迫、剝削。我認為,這是導演對20世紀社會所詮釋的想法及觀念吧!

    小說中,芳丁(Fontaine)為了女兒(Cosette),最後淪為妓女,這是一個婦女毫無反擊能力的年代。

    電影中,福汀的母親,為了生活,為了替丈夫籌律師費,在男人強勢控制的社會中,光天化日的使一個女子賣淫,並從中剝削、逼迫,赤裸裸的揭露女人在悲慘年代裡,是最被壓迫的一群。然而,當歷門的太太被抓到德軍集中營,被強迫作為軍官們的慰安婦時,由於思想轉變,女性意識抬頭,即使被到迫害,歷門的太太仍表現出女性應受尊敬的一面,而堅決抵抗這樣的安排。

  5. 政治體制
  6. 在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運作下,社會正義不見伸張。19世紀的法國處於革命戰役時期,法國人民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正如20世紀在納粹統治之下的猶太人〈註三〉。

    在影片中,戰爭的主題最直接投射在歷門猶太家庭,藉由此三個角色(石門、歷門太太、小女兒)展現出在納粹統治下,猶太人的悲慘生活。他們因受到逼迫而分離,歷門被農夫藏在農舍,看似保護,最後竟如同監獄般的被拘禁在農舍下。這牽扯出人的情慾問題與人性貪婪的一面──農夫看中了歷門的錢而農婦愛上了歷門。當時的法國人,若發現猶太人,便會呈報上級,此時的巴黎是維奇政府統治的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控制之下的偽政府),因而正義蕩然無存。

    雨果所生存的年代,處於法國內戰期,最後由路易拿破崙執政,所以戰爭期間,公義很難伸張。正義更因私慾而蒙蔽,「上下不得其法」,正是如此。

  7. 司法系統
    只根據罪行的表象來審判,卻不探究事實的背後原因。因此,雨果藉由主教之口說出:「那是上帝的事!」世間司法制奪永不及上帝的公平、公義審判。而導演洛許在影片最後一場司法判決上,給了律師-歷門先生這段証辯:「不能單憑表現而審判人,應看他的行為,看他的處事來衡量」,影片中肯定20世紀的司法可使審判來得較19世紀公正。

    在書中,傑維特(Javert)一直以司法公義使者的角色出現,最後卻因善與社會認定的公義、司法相抵觸,而跳河自殺。

    而影片中,那位見利忘義的法國軍官逮捕福汀之後,聽了福汀的一席話:「當我福汀審制之日,就是你審判之日時」,最後選擇自盡。

第二章、人物

    人物(一)福汀:他的童年像科斯蒂(Cosette),他的個性像尚萬進(Valjean),中年之後,他以尚萬進為榜樣,幫助弱者,一切行善,但唯一值得注意的是-福汀比較樂觀。

    人物(二)福汀的母親──凱瑟琳:像極了書中的芳丁,是個悲苦的女人,為愛而悲苦一生。

    人物(三)修女:沙樂美寄宿修道院的老師,代表著和書中主教同等地位,為了拯救一個生命,一個靈魂,不惜對德軍爭辯修道院中無一個人是猶太的女兒,是一個良善的象徵。

    人物(四)歷門:代表著納粹時期法國的猶太人,也象徵著雨果時代戰亂下的法國人民,那種不安、不自由與沒有民主、公義的年代。

    人物(五)沙樂美:歷門的女兒,福汀把她看作科斯蒂,但她們兩人的個性、命遇差異甚大;而相同處,都曾被好心人收養,還有一點即是,沙樂美最後也和一位叫馬利(Marius)的男孩結婚。前者基於福汀自願,後者應是導演一種為求皆大歡喜的通俗劇幕。

第三章、色彩的表現及鏡頭運用

    有些影評家,當影片一推出即批評色彩太豐富、太過羅曼蒂克、太商業、沒有悲慘情愫(註四)。而有些人則認為色彩都是冷色調,即使影片中有紅色的色彩,看起來亦無生氣,悲慘的感覺很平淡。

    我認為在色彩的表現上,常有的冷色調:藍色及綠色,以及大半數的水平視線鏡頭,都給予一種感覺──導演想藉此方式,用敘事的,比較平靜、疏遠、安寧的方式呈現故事(註五),不加太多煽情畫面及色彩,讓觀眾自己體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猶太人的悲慘生活,在那樣動亂的年代中,也許相當平常,正如同歷門對福汀說:「在悲慘世界這本書裡,每個人像每個人,充滿你已認識的人」。所以,既然生活的呈現是如此平凡,又何必造作的拍得血腥而煽情,才能體會到什麼叫「悲慘」。

第四章、結論

    我認為,洛許站在一個改編者的角色上,他重新詮釋19世紀雨果的大作《悲慘世界》,運用20世紀的社會現象,也許情節安排上有很多的 巧合,但故事緊湊,且影片重點明瞭;洛許以較樂觀平實的態度,來改編這部文學作品。

    沒看過雨果《悲慘世界》小說的人,看了這部影片後,會想回頭去看原著;而看過原著的人,也可以從影片中瞭解洛許對「悲慘」的態度為何。

 

附註︰

註一:鄭克魯:〈史詩式小說──悲慘世界〉,見《雨果》,第97-112頁,遠流,1990,台北

註二:擷取自〈雨果〉:其生平對悲慘世界所要抗辯的四大社會主題,《華夏百科全書》,第十四冊245頁

註三:Michael Fox, Film Review: Jewish story forms heart of poignant "Les Miserables", file://dj/host-news/etlesmis.htm 10.11.1995

註四:Walter V. Addiego, "Les Miserables" blessed with Belmondo http://www.sfgate.com/ea/addiego/1103.html 3.11.1995

註五:焦雄屏等譯:〈鏡頭〉,第8~10頁,〈彩色〉第20~24頁,見《認識電影》,遠流,1992,台北

參考資料︰

  1. 雨果:《悲慘世界》,黎明,1987
  2. 鄭克魯:《雨果》,遠流,1990,台北
  3. 焦雄屏等譯:〈文學改編〉,見《認識電影》,第393~396頁
  4. 張覺明:《電影編劇》,揚智,1992,台北
  5. 黃建業:〈電影/文學;文學/電影〉,見《潮流與光影》,遠流,1990,台北
  6. 馮際罡:《小說改編與影視改編》,書林,1988,台北
  7. Susan Stark: "Sweeping update of Les Miserables surges with passion", file://DJ/host-news/23099.html, 3.11.1995
  8. Richard Schickel: "Once More with Feeling", file://DJ/hostnews/cinema_lesmiserables.html, 6.11.1995

 

| 專題一得 recherches |

CCPF(C)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