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都獻給自然寫作」

吳明益結合文字與圖象編選集

【記者楊立萱報導】吳明益是長期研究自然寫作的中文系博士生,目前正在著手編輯《台灣自然寫作文選》一書。

自然寫作的定義

自然寫作的英文是Nature Writing,泛指一切以自然為對象的書寫,不一定指文學作品,此為廣義的自然寫作。然而,不論是工具書、自然科學導覽書籍,或者是偏重哲學、自然史方面的書寫,都屬於其他領域。若單就文學範疇來說,文學家以自然題材為主,所寫出的自然文學作品,即狹義的自然寫作。

編選自然寫作的選集,必須考量作品本身的文學性,但由於自然寫作不只是文學,科普讀物也算是自然寫作的一種,例如:珍古德的書。但若要同時講究作家在科學及文學都有所成就的作品,台灣尚未有這樣的作品。

選篇沒有客觀標準

對於自然寫作作品的選擇,吳明益定義在1980年以後,臺灣的自然寫作發展已經較為成熟,以作家寫作的資歷來作為編選篇數之條件,如劉克襄的作品,吳明益認為可以依寫作風格的轉換選入該作家不同時期的作品,若侷限在一位作家只選入一篇的條件上,會顯示不出該作家在台灣自然寫作史上的存在地位及象徵意義。吳明益的做法是,依年代來選編,加上台灣自然寫作的年表,以及台灣坊間運動的年表,以呈現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基本上,選出來的文章已考量過文字本身的文學性。

以文學為基域是自然寫作的原則,於是吳明益的選篇標準有五點:一、以自然界為寫作的主體,「自然」是描寫的主位;二、自然知識的必要;三、作者一定要有實際的經驗,本身進入過這樣的環境去觀察;四、要有超越人類中心的環境倫理觀,除了考慮人以外,還要考慮其他生物的觀點;五、具有文學性。符合以上五點的文章,吳明益才覺得這是一篇合乎他所定義的自然寫作。

幾乎所有的研究和分類,都是自討苦吃,因為大部分的作品在創作的時候,並不會刻意的區分形式。因此吳明益覺得選篇沒有一個客觀標準,只有主編者的主觀以及選擇角度的不同。

生態的反思

 自然寫作為什麼發生?吳明益認為,實肇因於台灣的高度工業化和商業化,使得自然生態受到毀壞。即使台灣沒有高度工業化和商業化,自然寫作也會產生,因為漢文化的移民以及日本殖民的侵入,造成原來的熱帶林變成農田、動物消失,最後仍是要反省這樣的問題。而工商業只是一個燃點,讓這樣的反思提早發生。

 吳明益也指出,這樣的問題其實應該歸咎於美國在六、七零年代把台灣當成代工廠,將污染環境最嚴重的製造業放在台灣,使台灣在經濟成長的同時也付出了代價,問題於是提早浮現。現在美國又輸出其生態觀念反制台灣,於是台灣永遠處在被間接殖民的地位,如同台灣亦是如此對待比自己弱小的國家。

自然寫作不只是文學

「大概一輩子都會做自然寫作這方面的研究吧!」,吳明益表示。自然寫作包括生態學方面的範疇,還有動物小說的探討等。人們會把道德觀、價值觀、美學加諸在自然界上面,但其實自然界並沒有所謂絕對的善惡或有用無用,還有更多看似無用的植物在維繫整個生態的平衡。所以他認為整個觀念要轉變,不是有幾隻無尾熊,或是養幾隻國王企鵝就好,而是應該把整個澳洲的尤加利森林、整個南極大陸保存下來才有意義,因為單一物種並不能生存。生態學是很科學的,可分為兩部分的研究,一是植物和動物之間的關係,要實地去觀察;一是談到概念方面的研究。例如Aldo Leopold說:「北方森林的魂魄是松雞,山核桃樹叢的魂魄是冠藍鴉,沼澤地的魂魄是灰噪鴉,而長滿刺柏的山麓丘陵的魂魄則是藍頭松鴉。」這句話不單單只是感性的描述,亦有其科學的立場,當一座山沒有動植物來維持它的原貌,這座山等於死亡。自然寫作不只是文學的美感,還有生態學的概念,更是生物知識的傳遞。但台灣這樣的作品尚不多,所以選篇有些困難。

文字和圖片的結合

 自然寫作發展以來,有附圖的傳統,幾乎所有的自然科學家都有很好的繪畫能力,因為即使是攝影也不能完全取代繪圖的功能。這麼做具有準確、證據、以及說明的功用。每一個自然寫作者,一定要會畫也會攝影,才能將他想傳達的,透過文字與圖片完整表達出來。自然寫作是文字和圖片的結合,所以吳明益說他的選輯一定會有影像。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