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 諮商倫理專題

由仁義禮智架構來看諮商與心理治療--一場對話


翁開誠


  前 言


  這是三年前,我與幾位同事間的一場對話中的一部份。彼此都是二十多年的老朋友了,然而中間彼此各自出國進修,也都有幾年彼此間不見面的狀況。好不容易,我們又在同一個系安定了下來,為了續前緣,接上彼此這些年來在各自領域內的發展狀況,於是我們幾個坐了下來,聽每個人自己在教學、研究與實踐上的現況。那是一次令我回憶不已的對談。由那次談話開始,促進了我們之間更多的彼此激勵與合作。本想以這段與諮商倫理有關部份為底,改寫成論文的形式,一方面時間急促,一方面再看看後,覺得主要的意思也都談了,保留這原始的對話形式,倒也不見得不好,於是就以這樣的面貌出現了!


  翁:所以老夏說的三部份,一是關心方法,一個是專業發展 各種領域的專業發展,另一個是介入的行動,就是實踐。那麼我就接著講,其實我怎麼講自己的東西都還有點混亂,但是有些地方是跟老夏類似的,所以我就順著講下來。譬如老夏講的幾個部份像「反映思考」,在我來看是一個專業人員面對自己行動的一種方法跟一種可能性;而專業發展也是我一直關心的,到底專業人員的發展是怎麼回事;這裡面還有一個行動的問題,因為專業本身的重要性在於行動,所以我的東西與老夏旭吽A所以我的東西與老夏有很大的重疊,但是我想用另一種方式來說。


  我走入諮商工作,已經二十多年了,基本上,在我的個人經驗裡最重要的是:我一直在處理自己分裂的問題。主要原因是在這個專業裡,我經驗到自己身上幾個部份的分裂,然後想辦法如何去整合的問題。我不同的時候用不同的方法來看這個事情,最近我是這樣子來看的:其實我真正在面對的問題是-像諮商或其他類似的助人專業本身,價值放在哪裡?這也是我過去一個重要的掙扎。目前我的看法是:肯定諮商根本上就是一個價值化的學問。這樣的想法是在掙脫過去實證論的訓練下所要求的價值中立,這也是我目前一個主要的出發點。


  夏:你「分裂」可不可以再講一下?


  翁:簡單講,「分裂」就是經歷到很多掙扎。譬如:在理論、研究與實務之間,而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向度,「分裂」還包括男性性格與女性性格之間的分裂,也包括科學、非科學,科學與人文間的分裂;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等等的分裂。在我身上經歷到許多向度的分裂,我一直在掙扎著怎麼處理我自己的分裂。其實這可以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看,最近我則是這樣來看待的,我試著從這些分裂中抓幾個東西: 第一:是價值的問題。我現在要肯定的說,諮商基本上是價值化的,絕對不是價值中立,因此治療派別中的各種助人理論,基本上都存有不同的預設,各有各的價值。


  第二:諮商中的價值化,不只是一個價值哲學而已。諮商實際上是要實踐的,必須要去行動,諮商是在某個價值領導下,所採取的行動,所以諮商不只是價值,也是實踐並具行動性的。這是第二個要素,也是重要的一個問題。


  第三:在價值性的理論及所採取的行動之下,我們還要去研究,而這是過去實證方法所沒有處理的研究,換句話說,我是在掙扎如何在掙扎如何找到一種研究方法,能夠滿足我們去研究這樣的現象:諮商是價值化的工作,並在這個價值之下去採取行動。如何找到一種方法能夠研究我們自己的行動、自己的價值。我想我的痛苦基本上是在這三部份之間,思考著怎麼樣將這三部份串在一起。也是因為有這個「偏見」,想要去嘗試說明這樣的想法。


  劉:我想要先澄清一下「價值化」的意思是什麼?你剛講到每一個學派都有它主觀的預設與價值,這我了解,但對一個諮商員,他怎麼處理他的價值問題?


  翁:這就是在我課程裡想提醒學生去找的問題。價值沒有絕對的對和錯,諮商員本身要去思考自己的價值是什麼?要取捨什麼?


  劉:在這中間你會有你的立場?


  翁:我有我自己的選擇沒有錯,但作為一個老師來講,我是要推動學生去找他所相信的那個選擇。


  劉:所以學生不一定是選擇一個學派?


  翁:對!學生的問題是去思考、去覺察:他如何選擇一個他相信的,而且採取行動的依據是什麼。


  夏:這一定是有一個清楚的立場、價值,對不對?


  翁:他可能不一定有,但是他需要去尋找,我想問題也在這裡。學生需要去肯定諮商是價值化的,他是在一個價值追求的前提下去行動。不同的人追求不同的價值,也因此就形成不同的派別。換句話說,對一個輔導的實務工作者來講,需要努力去找,他到底在實踐什麼價值?


  劉:我問上面的問題是因為跟組織有些關係,像我們在做組織文化時,組織本身的文化就是價值化的,而且是非常多樣性的價值。所以作為一個諮商員或一個組織的介入者,可能會面臨到一種選擇,一邊是自己本身的價值與行動中的意圖,這是非常清楚的;另一邊則是要把組織帶向某個他所認同的價值。其實要把組織帶到那個價值是很困難的,甚至到後來困難的,甚至到後來我覺得這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做組織溝通時,我個人的立場是,我不認為這是價值中立的行動!反而我現在比較以包容的態度來對待組織中各種不同的價值。


  (因錄音失誤,以下這個有關仁義禮智的部份是事後補寫出來的,對話部份都無法呈現在這裡了!)


  翁:回到我前面講的。這些年來,我通常將諮商與心理治療看成三部份,就是:價值化理論、價值實踐的實務行動與對價值實踐行動的研究三部份。最近看了一些中國哲學的東西,會去看中國哲學的原因,也是因為既然我肯定了諮商與心理治療是個價值追尋與行動實踐的學問,這就引導了我回頭向中國哲學尋找資源。我想大多數人同意,相對於西方哲學或學術,東方,特別是中國的學問是一向以價值哲學為主要傳統。因此,讓我比以前對中國哲學有更大的興趣與方向去尋找資源。


  最近我看了成中英、牟宗三、馮友蘭、勞思光、杜維明等人的一些東西。特別是牟宗三與成中英的東西(加上我以前看過的方東美、余英時、林毓生等人的東西),給我蠻多啟發。其中一個啟發是,我發現我或許可以用「仁、義、禮、智」這四個概念來說明我目前對諮商與心理治療知識架構的看法。這或許可以稱之為「諮商與心理治療的仁義禮智觀」吧!


  「仁、義、禮、智」原來好像是孟子提出來說明儒家思想的架構。我覺得倒也蠻合適用來我目前對諮商的看法。「仁」,用現代話,或是比較心理學的話來說,就是道德情懷或價值化的感情。仁相對於義,是比較內在的心理狀態;相對禮是自發性;相對於智是比較情感性的。方東美曾經用「忠恕」來具體化說明仁的內涵,而以他對忠恕的解釋,我覺得其實就是我們常談的同理心(emparhy)或稱做擬情作用。也因此,在我的偏見中,同理心的培養,特別是高層次同理心的培養是一個重是一個重要的部份。這也是我目前研究的故事性思考(narrative thinking)可以使上力的地方,我下學期,配合這個課程試驗計畫,就打算開一門「故事性思考與同理心的培養」。至於課的內容,我等一下再講。


  第二個部份,「義」。義可以解說成是道德行動或價值實踐的行動。與其他三個比較起來,是比較屬於外在或行動層面的。就好像以前有部談黑人的電影,名字叫“Do the right thing”;也就是去「做」那些他認為是對的事,或他相信是好的行動。在諮商與心理治療中,就是實務(practice)部份。在課程中,就是各種督導下的實習課,像practicum(實施)與internship(實習)這些課。在這些課程,學生學著去做,去檢視自己的行動,發現他行動背後的價值信念(老夏稱它叫行動邏輯吧?!),以及認出他行動與價值信念間的差距,並調適出屬於他自己相信,而且是他自己身上可行的行動方式。在這個部份,老夏的「反映思考」與「行動科學」就非常有用了。我一直希望老夏趕快開反映思考的課,它會對學生實習經驗的整理,甚至是將實務與研究結合的一個很有突破性的一種方向。另外,其實故事(narrative)與同理心的東西,我相信也是另外一個可以將價值、實踐行動與研究結合的一個方向。不過,我還沒整理得很清楚,這以後再談。


  「禮」,可以看作是道德規範。是外在性,具體的約束或引導我們行為的準則。在諮商與心理治療中,最典型的就是諮商與心理治療的倫理守則。除此之外,我認為各個理論派別對治療程序與技巧的說明,事實上也都是基於各自的價值信念所具體化出來的行動綱領與規範。所以我認為在諮商與治療理論課上,有相當一大部分是在談各家各派在實踐其價值信念時的「禮節」、「儀式」與「規範」。當然我目前開的「諮商倫理與價值觀」也是在也是在引導學生面對這個「禮」的問題,但討論一般共同的倫理規範只是一部份而已,更多的重心在引發對價值系統的認識與尋找,是與下面談的「智」的部份有很大的關係。


  最後這個「智」,就是道德知識,道德性認知或價值化的知識與理論。與仁一樣是偏重於內在,但與仁相比是偏於知識面。相對於西方哲學,我想中國哲學大部分都是價值化的知識,也就是價值哲學。儒家傳統裡,好像一直有一個爭議,就是在其教學上是否要以知識性部份為開始。好像朱陸之間的論爭之一就在這方面。不管贊成哪一邊,至少道德性(價值化)知識與認知是整個體系中不可少的一部份,這點大概是可以肯定的。在心理學裡面,許多人格理論、全部的諮商與治療理論,與Kohlberg早年強調的道德推理,在我看來都是道德知識與價值化的理論與認知。在我目前的看法下,「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及「諮商倫理與價值觀」這兩門課是在引導學生學習這「智」的部份。


  在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課中,各家理論事實上就是各種不同的關於人與人的改變價值化理論知識(智)以及其價值實踐行動的綱領(禮)。


  而在我目前教的「諮商倫理與價值觀」傀觀」這門課裡,也是另外一門兼及諮商與治療的「智」與「禮」的課,而且是以智為重的課。這個課裡四分之三的時間在討論一些入門性的西方與中國的價值哲學。心理學中道德發展理論(不只談Kohlberg的,包括Gilligan的女性道德發展,及其他人的理論)、美學,以及心理學中價值化極濃的有關個人發展與人際相處的理論(例如:Maslow的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及Fromm的《愛的藝術》)。另四分之一才是討論一般性的倫理規範,但討論時是注重在道德推理的提昇,而不是對守則的記憶。


  這些就是我目前用「仁、義、禮、智」這四個概念來架構諮商與心理治療的課程結構。而出發點是由於我把它界定為是一個價值化的知識與實踐專業。因此覺得孟子當年用來說明儒家這門有悠久歷史的價值哲學的架構,似乎也可以用來架構、理解諮商與治療這樣一門類似性質的學問與專業。這個架構下,將「仁」置於最高的位置,我個人覺得對於長期活在實徵典範下的諮商與治療專業,應該有很大的啟發。長期以來,我們對此內在價值化情境的忽略,而將注意力放在智(某些偏向的智)、禮(技巧)與義(技巧化的實習)上。這種偏頗,容易培養出的人是知「書」達「禮」,卻不「仁」不「義」的所謂「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