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08學術新聞
中大大氣系團隊研究顯示 北東南亞減少黑炭排放有效降低氣候危害及健康風險
東南亞是世界上生質燃燒的主要地區之一,所產生的空氣污染物也成為東南亞的主要空污議題。中央大學大氣系助理研究員彭祥博士 (Dr. Shantanu Kumar Pani) 等人在 2020年發表的研究指出,清邁政府公共衛生當局有必要在霧霾事件發生的時候,提供適當的健康建議,並且需擬訂有效的管制策略以減少當量黑碳 (EBC)排放。對於整個東南亞以及含台灣在內的下風處地區,將可以有效地改善氣候以及降低健康風險。
-
2021-09-17學術新聞
中大團隊創新PM2.5監測資料分析技術 登環境科學領域頂尖期刊
由土木工程學系林遠見副教授指導水文與環境資訊研究室博士生齊宛儒與碩士林永清同學,共同研究發展跨領域整合物聯網(IoT)及時空巨量資料的分析技術,能提供高時空解析度的PM2.5濃度資訊。成果刊登於環境科學領域頂尖SCI國際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
2021-09-17學術新聞
電機團隊研製新型記憶體 成果獲2021 Symposia on VLSI Technology報導
中央大學電機系謝易叡助理教授團隊研製出高效率且節能的新型三維鰭式鐵電式記憶體,在3V下,只要80奈秒便可完成操作,並且具有3萬倍電導線性調變窗口(圖二)、一百萬次的耐久擦寫次數(圖三)和理想的AI激發函數’’特性(圖四),非常適合用於超高密度的多位單胞儲存紀錄與基於記憶體內運算的AI推論應用。此研究已被國際旗艦會議2021 Symposia on VLSI Technology選入Focus session報導。
-
2021-09-17學術新聞
線上教學新利器 資工系團隊打造CoSci物理虛擬實驗室
中央大學劉晨鐘教授團隊、臺灣師範大學黃福坤名譽教授以及西班牙Francisco Esquembre教授聯合打造了CoSci物理虛擬實驗室(CoSci Virtual Lab),提供100多個高品質的模擬動畫解析複雜的物理概念。自五月臺灣疫情爆發後,許多國、高中教師即利用此虛擬實驗室進行探究教學,即使無法實際操作儀器,學生也能透過互動式的線上學習,將抽象且複雜的概念具象化,建立完整的科學知識與能力。
-
2021-08-05學術新聞
中央大學太空系團隊 電離層赤道異常區域觀測新發現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博士生吳宗祐在劉正彥教授的指導下,利用全球定位系統資料分析平流層驟暖及月球引力效應,發現兩者各自獨立對電離層赤道異常區(EIA)造成影響,為全球首個提出此觀點的團隊,其成果於今年發表於《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