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走,追震去!」 郭陳澔教授暢論地震探勘經驗

發布日期: 2021-10-06    文/校園實習記者黃語婕
中央大學106週年校慶講座第二場主講人為地科系郭陳澔教授。由周景揚校長致詞開場,並遠距頒發致謝禮。黃鈺君攝。
中央大學106週年校慶講座第二場主講人為地科系郭陳澔教授。由周景揚校長致詞開場,並遠距頒發致謝禮。黃鈺君攝。

 中央大學106週年校慶講座最終場,邀請地科系郭陳澔教授擔任講者,以「走,追震去!」為題,向學子講述地震監測的重要性,並分享其在地震監測研究過程中的種種經歷。因應防疫,本場講座以遠距方式進行吸引許多同學上線聆聽,並透過提問交流,一探「追震」過程中的奧秘。
 
  郭陳教授於演講中提到,佈陣密集地震網的契機,是來自於2016年的美濃地震。在當時的調查過程中,發現氣象局和台灣的地震測站仍有部分數據上不夠精準。例如2018年的花蓮地震,當時花蓮僅有一個即時連線的主要地震站,儘管在2秒內發生了2次震動,卻因時間短暫造成系統將2次活動識別為同一事件。因此以佈陣密集地震網的方式,除了可以分辨波形外,更能夠彌補地震站觀測數據的不足。
 
  中央大學追震小組也曾運用密集地震網,發現盲斷層系統。觀測盲斷層的重要性,主要是來自於地震動對於廠房、機房和交通建設的威脅,並且盲斷層也有轉換成活動斷層的風險性。若能夠運用密集地震網提早掌握地震資訊,將能夠使傷亡和財物損失降到最低。
 
 從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到數位轉型,今年於壽豐區域總共佈了66個測站。過去將資料處理完需要大約半年的時間,現因進行了數位轉型,僅需要2天就能將大約8000筆的地震全數挑出,且正確率高達98%,其餘則是不在範圍內的遠震,這項成果,為研究團隊帶來很大的信心。
 
  郭陳教授更針對曾經在花蓮發生過的地鳴現象進行講解。地鳴通常發生在淺層區域,由於動物相對於人類對地鳴的頻率感知較敏感,因此動物更容易能感知到地震即將發生。
 
  最後,郭陳澔總結,對於地震其實只要有足夠的了解,就沒有必要因此而畏懼。在向與會的學子分享自己參與探勘研究的心路歷程時,他表示,做研究的當下並不會感受到疲累,而是因為懷抱著熱情,更加珍惜每一次和團隊夥伴相聚在一起努力的時光。他鼓勵線上的同學們,在研究的道路上都能找到自己所熱愛的目標,並朝著它筆直追去。

本次校慶講座由地科系郭陳澔教授擔任講者,以線上方式進行,周景揚校長及許多中大學子皆一同上線參與。講座畫面截圖。
本次校慶講座由地科系郭陳澔教授擔任講者,以線上方式進行,周景揚校長及許多中大學子皆一同上線參與。講座畫面截圖。
中央大學106週年校慶講座第二場由周景揚校長開場致詞。陳薏安攝。
中央大學106週年校慶講座第二場由周景揚校長開場致詞。陳薏安攝。
 
更新日期: 2022-10-31 文章分類: 焦點新聞 瀏覽人次: 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