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新聞

中大大氣系團隊研究顯示 北東南亞減少黑炭排放有效降低氣候危害及健康風險

發布日期: 2021-10-08    文/大氣系
中央大學大氣系團隊在 2020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北東南亞減少黑炭排放有效降低氣候危害及健康風險。左為大氣系助理研究員彭祥博士 (Dr. Shantanu Kumar Pani),右為大氣系特聘教授林能暉。照片大氣系提供。
中央大學大氣系團隊在 2020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北東南亞減少黑炭排放有效降低氣候危害及健康風險。左為大氣系助理研究員彭祥博士 (Dr. Shantanu Kumar Pani),右為大氣系特聘教授林能暉。照片大氣系提供。
 
 東南亞是世界上生質燃燒的主要地區之一,所產生的空氣污染物也成為東南亞的主要空污議題。中央大學大氣系助理研究員彭祥博士 (Dr. Shantanu Kumar Pani) 等人在 2020年發表的研究指出,清邁政府公共衛生當局有必要在霧霾事件發生的時候,提供適當的健康建議,並且需擬訂有效的管制策略以減少當量黑碳 (EBC)排放。對於整個東南亞以及含台灣在內的下風處地區,將可以有效地改善氣候以及降低健康風險。
 
 生質燃燒污染的持續時間與擴散範圍會受到地型、燃燒種類和氣象因素等影響。近幾十年來,生質燃燒污染物不僅影響中南半島與鄰近地區的空氣品質,更經由高層盛行的西風帶向東傳輸,進而影響東亞國家的空氣品質。尤其在春季,中國東南部、南海諸島與臺灣中南部等地區,常觀測到來自中南半島生質燃燒的長程傳輸事件。
 
 清邁位於中南半島北部,幾乎在每年旱季(2月至4月)都會受到大量來自生物質燃燒 (BB) 相關的污染霧霾。生質燃燒含有大量微量氣體和細顆粒物 (PM2.5) 包括黑碳 (BC)。黑碳是一種吸收性氣膠,對地球大氣輻射平衡以及氣候有重大影響,並且有害人體健康。2016 年乾季期間,泰國清邁的(EBC) 日均濃度為每立方米 0.7 至 5.6 微克。生質燃燒對當地每日 EBC 濃度的貢獻高達 92%, 3 月份EBC 對於人體之健康風險,更相當於每天被動吸 11 根煙。
 
 2016年3月至2016年5月,EBC 測量是在清邁使用七波段微粒黑碳監測儀進行的。氣膠之光吸收的每日變化主要是受到地區的明火活動多寡而定。 EBC在880 nm處的質量吸收截面(MAC)值估計為9.3 m2  g-1。而一年裡以三月份EBC質量濃度之中位數為最高(3.3 μg m-3)是由於在有利的氣象條件下,生質燃燒(包括森林火災和農業燃燒)的排放,加上行星邊界層內的城市空氣污染、化石燃料(EBCFF)和木材燃燒(EBCBB)排放量對總EBC的貢獻進行量化。 EBC來源結果顯示,與化石燃料(交通排放)相比,生質燃燒對EBC總濃度的貢更最大(34-92%)。
 
 研究結果顯示大氣中EBC水平與被動吸煙造成等量的健康風險,突顯出暴露於高EBC環境對於健康有相當大影響。減少EBC排放將有助於提升改善氣候和健康共同效益。
 
參考文獻:
Pani, S. K., Wang, S. H., Lin, N. H., Chantara, S., Lee, C. T., & Thepnuan, D. (2020). Black carbon over an urban atmosphere in northern peninsular Southeast Asia: Characteristics, source apportionment, and associated health risk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59, 113871.
https://doi.org/10.1016/j.envpol.2019.113871

pic2

北東南亞環周邊月火災數。 紅點為清邁所在位置,並顯示 NCEP 再分析 925 hPa 風(向量)。大氣系提供。
北東南亞環周邊月火災數。 紅點為清邁所在位置,並顯示 NCEP 再分析 925 hPa 風(向量)。大氣系提供。北東南亞環周邊月火災數。 紅點為清邁所在位置,並顯示 NCEP 再分析 925 hPa 風(向量)。大氣系提供。
 
更新日期: 2022-10-31 文章分類: 學術新聞 瀏覽人次: 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