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社會良知的志業 為人民開一扇窗-陳文信校友

發布日期: 2013-10-11    文/校園實習記者林欣樺
「路見不平,執筆相助。」血液中帶有強烈使命感和正義感的陳文信校友,毅然投身新聞工作。王欣雯攝
「路見不平,執筆相助。」血液中帶有強烈使命感和正義感的陳文信校友,毅然投身新聞工作。王欣雯攝

 曾經一心嚮往教師之路的中文系畢業校友陳文信,看見了資深老師改考卷的安逸神情後,決心轉換跑道,順利地考上了台大新聞研究所,後投身記者工作。十月七日返回母校擔任「新聞講座」講師,除分享做為新聞工作者的必備條件外,熱愛母校的他,神采飛揚地回憶起過去在中大的軼聞趣事,期待點燃每人心中愛校、愛社會的小火苗。

打破媒體形象 為人民發聲

 想到記者,你第一個浮出的印象會是什麼?在擔任中國時報記者乙職時,朋友的回答令陳文信哭笑不得,有的回應是:「你會上電視當名嘴嗎?」又或是「颱風來時,你會在淹水現場報新聞嗎?」然而回到媒體存在的本質上,是為了造成輿論壓力,藉以監督其他三權,為一個極需正義感的職業。

 陳文信便舉例令他印象深刻的新聞事件:位於花蓮縣最北隅的秀林鄉,當地原住民發現盜採砂石情況嚴重,因而告知記者做相關報導,當此事被揭發出來後,才使得有關當局前去做危機處理。藉由記者之筆,繼而影響領導人的決策,正如陳文信所說:「路見不平,執筆相助。」

發揮公民力量 不要小看自己

 在大學時期課外活動也相當活躍,身為學生會會長的陳文信,也曾多次為中大學生發聲,有一次為了解決學生會辦公室屢遭小偷偷竊的情況,竟關燈守夜,活捉竊賊,使得現在有許多地方設立緊急電話,直通警衛室。

 身為中大的學生,陳文信勉勵學弟妹,不論是否為校園記者,皆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發揮影響力,而信念皆來自於正義感。例如知名的洪仲丘案件,起初並不曉得軍僚的黑暗,軍中的同僚以及洪仲丘的好友驚爆內幕,將消息放在PTT,隨著偵辦調查,事情才水落石出。身為公民的一份子,人人皆須懂得利用大眾傳播媒體,除了保障自己,也是保護他人。

記者的核心能力 看見人性明暗面

 針對此次講座的主題,陳文信提到了具備記者的四大核心能力,一、「熱情」:來自於對週遭事物的關心,要小心維護心中的小火苗,不讓它熄滅。二、「文筆」:讀起來要讓人看的懂重點,且句句流暢,為此陳文信也提供一個小撇步,在採訪完後回來告訴室友,以你詮釋的方式放入導言,通常都會吸引人讀下去。三、「掌握訊息的能力」:如何運用網路社群或是媒體平台也是作為好記者的不二法門。四、「轉換的能力」,意思指採訪的主題及內容貼近讀者,使讀者能夠有所共鳴,然而在撰稿時需以讀者的角色去看文章,而非以採訪者的角色去抒寫。

 大多的新聞題材皆來自於生活週遭,對於記者一職,陳文信認為當記者時,需忘記非記者怎麼看待自己,也十分鼓勵社會新鮮人可以以記者做為第一份工作,從人性的明暗面中,看見自我,也看見這社會處處充滿了溫情。

陳文信校友,返回母校擔任「新聞講座」講師,受到學弟妹熱情包圍。王欣雯攝
陳文信校友,返回母校擔任「新聞講座」講師,受到學弟妹熱情包圍。王欣雯攝
更新日期: 1970-01-01 文章分類: 焦點新聞 瀏覽人次: 2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