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勇於發揮自己的長處 「米」世代的社會創新 

發布日期: 2013-10-15    文/通識中心吳忻怡
「大一週會」演講,邀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陳東升蒞校談「米」世代的社會創新。李靖瑩攝
「大一週會」演講,邀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陳東升蒞校談「米」世代的社會創新。李靖瑩攝

 十月八日「大一週會」演講,郝玲妮學務長特別邀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陳東升蒞校談「米」世代的社會創新,整個大講堂擠滿了同學,甚至連階梯、講台兩側也都坐滿了人,氣氛熱絡。陳教授生動、活潑且寓意深遠的演講,帶給許多同學新的視野與省思。

 借用時代雜誌2013年五月號專題「The MeMeMe Generation」破題,陳東升教授所設定的講題:「米」世代,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從小以米食為主食,「無米不歡」的世代。指的是出生於1960-1980年代,特別是像陳教授本人這樣,從小吃米食長大,總是吃到米飯才有飽足感的世代。另一個「米」世代,取「me」之諧音,指涉的是1980到2000年左右出生的新世代。這個世代,相較於過去成長於威權統治時期,被師長們「勤教嚴管」的中年世代,多數成長於平權、協商式的教養模式,在職業的選擇上重視自我實勝於功名利祿、敢於自我表現、充滿創意,但相對而言,較為自我中心、勤奮不足。

 在為兩個世代做了定性的社會學式描述後,陳教授認為每個世代皆有其優點,也個有其缺點。新世代不需要被媒體、長輩的負面評價,諸如「草莓族」等所限制,敢於發揮自己的長處、優勢,為自己找到值得全力投入的人生事業,才是應該努力的方向。

 事實上,目前新興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就是由很多「Me」世代以其敏銳的觀察力、創意,對土地的熱愛與對人的關懷,所成就發展的新型態企業經營方式。簡單地說,社會企業就是以一個商業模式來解決特定的社會或環境問題,出資者經營企業的目的,不在於極大化自身的利潤或累積財富,而是利用經營所得盈餘,來協助解決社會問題。

 陳東升教授在簡單介紹「社會企業」的概念後,與大家分享了四個故事。這四個故事的主人翁,分別是南投竹山的何培鈞,修復三合院創辦「天空的院子」民宿,為竹山帶進了人潮與活力;蘇紋雯與陶桂槐,於台中市共同創辦「魚麗共同廚房」,不僅為顧客喚醒味蕾記憶,也將廚房當成是幫助受暴婦女的安全基地。「社企流」是台灣第一個華文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創辦人林以涵以網路平台匯集了台灣、英美、香港、中國大陸等地的社會企業資訊,既是資源與資訊的分享,亦帶動了大眾對社會企業的關注與投入。最後,兩個台大畢業的台中女生邱嘉緣、張佩綺,租下老舊的「白律師事務所」,加以改造成為「好伴共同工作空間」,期許成為個人工作者的共同工作室、創意匯流的節點、與營造在地好生活的空間。

 這四個故事,都是台灣的「米世代」,以他們對文化、土地的反思與關心,充滿亮點的創意,和無比的耐心與毅力,所創造的本地「社會企業」。這四個充滿啓發性的故事,由陳教授精彩道來,不僅在座的同學老師們聽得入神,相信也為這些剛進大學,正在為自己定位與逐夢的新鮮人,帶來了很不一樣的視角與感受。

 演講尾聲,同學們積極地提問,甚至在演講結束後,不少同學仍熱情地到講台前,繼續與陳東升教授討論相關問題,看大家臉上熱切的表情與興致勃勃的態度,希望這次大一週會演講,為所有的聽講者,都在心中灑下了熱情投入社會公益與關懷的心火點點。

「米」世代,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從小以米食為主食的世代;另是「me」的新世代。李靖瑩攝
「米」世代,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從小以米食為主食的世代;另是「me」的新世代。李靖瑩攝

更新日期: 1970-01-01 文章分類: 焦點新聞 瀏覽人次: 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