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視覺文化在中大

發布日期: 2009-01-13    秘書室新聞組
 中央大學文學院的電影、現代戲劇、崑曲、視覺藝術…等研究,展現鮮明的視覺文化研究特色。代理校長蔣偉寧表示,中大擁有優良的人文傳統,一直能夠扮演引領文化思潮的角色,文學院去年整合院內相關研究教師,成立「視覺文化研究中心」,將是展現「人文中大」的另一個研究場域。

 文學院長李瑞騰表示,視覺研究中心將是該院跨領域研究的最佳實踐場所,他說,文學院不是很大,包含七個學術單位:中、英、法三系,以及哲學、歷史、藝術學和「學習與教學」研究所。雖然規模不大,但卻各有所「專」,必須在眾人的研究領域裡找交集,有計畫地去推動整合性的研究,營造學術情境,才能有助於學生的學習,即便是個人的研究成果,經由制度的設計,亦可能轉化成集體的榮耀。

中大文學院的視覺文化研究

 視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林文淇表示,政府極度關心電影產業,但是大學校園的教學方面,卻沒有「電影研究」專門科系與研究所;在政府方面,國科會人文處下亦無「電影」學門可供研究人員提出研究計畫。

中大是國內電影教育基地

 電影教育結構上的缺失,中大以精簡的人力來彌補。

 中央大學文學院的中文系、英文系、法文系都開設電影相關課程,例如「電影研究概論」、「當代電影閱讀」等電影文本分析課程,英文系還有「電影翻譯」課,訓練學生電影字幕翻譯。加上藝術學研究所、歷史研究所等從事視覺文化研究團隊,組成國內養成視覺文化的重要據點。

 電影相關課程之外,中央大學首創的大專院校專業電影院-107藝術電影院,放映美國好萊塢以外的各國佳片,每週精選台北甫下檔的世界各國佳片放映,讓學生有機會接觸非商業電影,欣賞不同文化視野,提昇學生人文素養與電影研究風氣,打開非主流影片的一片天。

 該電影院擁有與台北華納威秀戲院同級的Christie 35釐米放映機及數位環繞音響,室內的117個座椅則是由蔡明亮導演《不散》片中的福和大戲院老闆捐贈。

 硬體設備精良,軟體建設更是精深。多位國片知名導演,如陳國富、蔡明亮,皆曾受聘為中大駐校導演。

 中大電影文化研究室發行國內唯一國片與獨立電影週刊《放映週報》,2008年發行了50期,訂戶3萬5千人,是電影愛好者的最佳交流平台。自《放映週報》發行以來,每年對國片專訪與報導近35萬字,且在《海角七號》暴紅前已專訪魏德聖導演,眼光獨到,可說是推動國片的重要媒介之一。

 去(2008)年發起「大學生影展」協助各校推動電影文化,第一屆共有38所學校參與舉辦。同年,也舉辦了「大專教師電影教學工作坊」,協助各大專院校教師進行電影教學。中央大學文學院,是國內電影教育重要基地。

中大是現代視覺文化研究的資料庫
 
 視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林文淇說,該校藝術學研究所珍藏國內藝術家的創作資料,其中「郎靜山資料庫」,珍藏9,000餘筆作品,內容主要為郎靜山自民國38年抵台至84年4月13日病逝,約46年間的所有公文、書信、文稿、照片、創作等資料。

 今年將增設知名書畫家「馬壽華資料庫」,馬壽華以山水墨竹聞名,他的「指畫」獨步藝壇,擅長以食指及中指做畫。他的《竹石大中堂》、《秋江孤帆》指畫和《行書白香山詩》三幅書畫作品,在2005年入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歷史博物館也收藏他的作品。

 另外,該校戲劇暨表演研究室在2003年設置了「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收集40餘位劇場工作者影音作品,亦即1986∼2005年間主要的非營利性台灣戲劇藝術創作之公開演出影音記錄,。2006年起加入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進行數位化典藏工程,提供相關研究使用。

 中大電影研究室《放映週報》網站,則收錄2004年以來,國內上百位導演專訪內容,中外電影評論600餘篇。

 日積月累的投入,典藏了許多珍貴的材料,是國內研究現代視覺文化研究的資料庫。

中大成立「視覺文化研究中心」
 
 文學院長李瑞騰說,視覺文化為中大文學院的重要特色研究領域。去年,由藝術學研究所吳方正教授與英文系林文淇副教授發起籌備,匯集了文學院中文系、英文系、法文系、藝術學研究所、電影文化研究室、法語國家電影與文化研究室、戲劇暨表演研究室教師,在去年6月正式設立「國立中央大學視覺文化研究中心(Visual Culture Research Center)」,為中央大學文學院院級研究中心,並由林文淇副教授擔任第一任中心主任。

 林文淇說,文學院內有近20位視覺文化研究領域相關教師,將可在該中心有系統地整合,以及密集的學術活動舉辦之下,快速提升視覺文化的研究動能。
中大視覺文化中心除了協助藝術學研究所發行《藝術學研究》期刊,執行多項國科會的研究計畫外,也積極推動「近現代視覺文化」、「視覺識讀」等大型整合型研究計畫,以及與國外大學的合作。目前已經在校內設立「電影與視覺文化」學分學程,提供學生第二專長,未來也將舉辦「電影」與「展示文化」學術研討會。

圖畫摹寫的歷史

 中央大學中文系主任王次澄,則以六年之力,挖掘大英圖書館的中國外銷畫,認識18、19世紀的北京、廣東百業人物,得以對照本世紀的中國熱,瞭解更多庶民百姓的生活。

隱身大英博物館的中國外銷畫

 2003年夏季,王次澄任職英國倫敦大學,與該校亞非學院盧慶濱教授和中國社科院歷史所宋家鈺教授,共同研究「英國各大博物館所收藏的中國社會與文化文物」。他們分赴大英圖書館和博物館、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館、曼徹斯特萊蘭思圖書館,閲讀館藏文物目錄,意外發現這幾處均收藏大量的中國外銷畫。

 王次澄說,除維多利亞阿伯特部分館藏已在上海展出,並編成目錄出版外,其餘三館的藏品仍是未經整理、研究的瑰寶。經由大英圖書館中文部主任吳芳思博士的交涉和協助,花了三個月時間,仔細審視大英圖書館的892張藏畫,並作了完整的筆記。

 2005年8月1日王次澄應聘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仍繼續參與此項研究。2005年9月至2007年8月間,分別獲得中央大學及國科會經費之資助,始能如期完成此一國際合作研究、出版計畫。

 王次澄說,19世紀到20世紀初,因應西方國家擴展市場、殖民開拓和旅行者搜奇尋異的需求,一種採用西方畫技,呈現中國風土人情、山川景物、生産勞役等的特殊繪畫,在清初唯一對外通商口岸的廣州生産,這就是中國畫師繪製的「洋畫」,後來稱之爲「中國外銷畫」或「中國貿易畫」。

喚起中國記憶

 由於這些繪畫庋藏於西方各國,國內罕見收藏,長期以來我國美術界和學術界對其知之甚少。這些畫多是用水彩或樹膠水彩,畫在西洋紙張或是「通草」紙上。通草紙是用Tetrapanax payrifera 的核心做成的。從19世紀中期,一直到20世紀初,訪華的西方人士日益增多,他們歸國之後,可以藉著這些畫喚起他們在中國的經歷,也可以讓親友們分享他們體驗過的異國情調。

 中國外銷畫出售給英國的最早記錄是1727年。東印度船澳加斯特斯王子號(Prince Augustus)的船長哥斯林(Captain Gostlin)私人購買了「四箱畫」,連同茶葉、瓷器和絲綢一起運囘英國。

 中國外銷畫在18世紀末已被廣泛收藏,題材則包羅萬象。美籍荷蘭東印度公司1790—1795年駐廣州大班范伯覽(Andreas van Braam Houckgeest),在1794年兼任荷蘭使節團副團長,前往北京覲見乾隆皇帝,當他在1795年離華返國時,帶走了一千八百多幅畫。

大英圖書館中國外銷畫庋藏豐富

 攝影機在1850年左右傳入中國,但外銷畫還繼續生產了一段日子。這類畫的主題繁富,其中以(1)風景畫,主要是廣州和珠江三角洲的港口、船艇;(2)動、植物畫;(3)庭園、宅第建築;(4)市井風情;(5)產業作坊的狀況(最受歡迎的是茶和瓷器的製作);(6)皇族、官員等人物 (7)廟宇;(8)室內傢俱等為主要題材。

 英國大英圖書館向以藏書遍及世界各國而著稱,其實館中所珍藏的藝術品種類繁多,品質精緻,中國外銷畫便屬其中之一。

 大英圖書館最早的收藏品大概是1730年廈門繪製的植物系列。這批畫是東印度公司的醫生科寧漢(James Cunninghame,?-1708)為藥劑師貝迪瓦(James Petiver,1658-1718) 和斯隆(Sir Hans Sloane,1660-1753)勳爵訂購的,斯隆死後,他的收藏品均捐贈給大英博物館,成為該舘此類藏品的核心基礎。

 這一系列樹膠水彩工筆植物畫共有數百幅,不少畫上注明中文名稱。從科學和經濟的角度研究自然歷史,是典型的啟蒙時代思想特徵。利用實地採得的標本和工筆繪製的圖畫,有助於對異國動、植物的研究,且獲得豐富的成果。這組繪圖依稀可見李時珍《本草綱目》插圖的影子,應是熟悉中國植物的專家所繪製的。

 大英圖書館的藏品計有:廣東港口、船舶、戲劇、海幢寺、佛像、神像、官衙、刑罰、庭院、宅第、家具陳設、燈籠、鹵簿儀仗、鐵鍋作坊、白鉛作坊、紅鉛作坊、宮廷服飾、廣東百業、北京百業、北京店鋪招幌、兒童、花鳥、鴉片等23類,共892張圖畫,其中一大半是獨一無二的收藏,十分珍貴。

 出口畫採寫實技法,主要是為了如真地提供實際的樣貌,而不是為賞心悅目的藝術訴求,因此並不能代表典型的傳統中國畫,然而這種畫風跟清初畫壇的實用性發展有密切的關係,比如詳細紀錄朝廷迎接外國大使的場面,或是康熙、乾隆皇帝南巡的盛事等,攝影式的繪畫風格因而興起,西方的視覺文化逐漸被18、19世紀的廣州畫家所吸收,從本國的繪畫風格發展出一種迎合西方顧客品味的新藝術風格。

 雖然中國出口畫的地位從藝術層面而言,遠不及單色的水墨文人畫,然而從中西文化交流與社會文化的層面而言,它卻具有無可取代的史料價值,從中不但可得見當時歐洲人對中國的嚮往,同時是研究晚清民俗風情的重要參考資料。

更新日期: 1970-01-01 文章分類: 焦點新聞 瀏覽人次: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