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越來越精彩 小百花二度花開中大

發布日期: 2011-11-22    文/校園記者劉瓊文
小百花越劇講座,中大校長蔣偉寧(右)和茅威濤團長(左)當場示範了一段《梁祝》裏的圓扇。陳如枝攝
小百花越劇講座,中大校長蔣偉寧(右)和茅威濤團長(左)當場示範了一段《梁祝》裏的圓扇。陳如枝攝

 繼去年越來越美麗之後,「浙江小百花越劇團」二度花開中大,越來越精彩!此次以演出代替講演,《牡丹亭》、新版《梁祝》等七場折子戲,有多位大陸國家一級演員示範演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加上優美的唱腔和身段,看得全場師生如痴如醉。

中大人文氣息濃  小百花二度蒞演

 中大校長蔣偉寧盛讚小百花越劇團團長茅威濤是戲曲界的「大師」,當場力邀她到中大講學,全場響起了如雷的掌聲,讓茅團長深受感動。茅威濤說,三十年前,她參加高考,以南京大學(中央大學的前身)為第一志願,可惜不能如願。校長一席話,無疑是幫她圓夢。

 這項經典越劇講座由中央大學、南投縣政府、中台禪寺、浙江省文化藝術交流促進會、南投縣文化基金會、亞太文創公司等單位共同主辦,除五百多位師生之外,還有三十多位茅威濤的粉絲「茅迷」相隨。

 中央大學蔣偉寧校長提到,「好的大學」與「偉大的大學」差別就在「人文發展」。中大每年都有許多藝文活動,如一年一度的崑曲演出、「與雲門共舞」通識課程、藝文中心定期展演、107藝術電影院重新開張、崑曲博物館規劃、黑盒子實驗劇場等,十二月份還邀請到文學巨擘白先勇來,希望帶給學子更多人文藝術薰陶。

回憶、記憶、知識

 大家好奇何謂「折子戲」?茅威濤解釋,「折子」就是「全本戲」當中完整的一段,可稱「一折」或是「一出(齣)」,行話稱為「折戲」。「折子戲」往往是「全本戲」當中 做精采的一段久演不衰,也是一折一折小片段的戲,「折子戲」有著各種不同的戲碼,其中演出劇情大多與原著劇本不盡相同。

 越劇,原是浙江省的地方戲曲,為浙江嵊縣一代的說唱藝術「落地唱書」發展而成,後受到崑劇、海派京劇、現代話劇等影響,逐漸改變使用樂器、演員由女班取代男班、舞台、燈光、佈景等大量吸收各方劇種,越劇以女扮男的特色,唱腔柔美婉轉、善於抒情,表演接近歌舞劇受到中外觀眾喜愛。

 本次演出折子的涵蓋範圍廣闊,有較草根時期尚未受到其他劇種影響的傳統越劇《九斤姑娘‧十隻桶》,曲調上挖掘越劇早期的「吟哦調」、「哀哀調」結合「蓮花落」等音樂元素,說唱語言使用紹興嵊縣方言,人物對白、比喻運用較多諧音和歇後語,整齣戲呈現濃厚的鄉土氣息,演出生動活潑、妙趣橫生,並將箍桶匠的女兒九斤姑娘聰明伶俐才智過人的獨特個性活靈活現呈現於舞上;亦有吸收崑曲、京劇之元素的折子,湯顯祖《牡丹亭‧幽媾》、《白蛇傳‧斷橋》;越劇早期於男班已有的經典劇目《梁祝‧十八相送》、《梁祝‧思祝下山》;近年依據法國文學家伏爾泰由元雜劇《趙氏孤兒大報仇》改譯成《中國孤兒》《趙氏孤兒‧奪子》。

 茅威濤說,本次的題目為「對抗遺忘」,相較去年「城市需要戲劇-我心中的芥子園」有著迴然不同的差異。原來「遺忘」相對著「記憶」;「記憶」相對著「常識」,倘若學子對中華文化傳統藝術的常識都不瞭解,何來「記憶」可言,也就無「遺忘」之說。她希望藉此示範演出,作為認識越劇「敲門磚」,給大家更多常識薰陶。
 

小百花越劇團示範《白蛇傳》裏的經典片段。石孟佳攝
小百花越劇團示範《白蛇傳》裏的經典片段。石孟佳攝

更新日期: 1970-01-01 文章分類: 焦點新聞 瀏覽人次: 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