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中央大學成立「香港研究中心」 與亞洲接軌

發布日期: 2012-04-23    文/校園記者張芳慈
中央大學成立「香港研究中心」,揭牌貴賓左起,中央大學台經中心主任吳大任、中央大學副校長李誠、代理校長劉振榮、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鄭振耀、熊秉真教授及陸委會副主委高長。陳俊名攝
中央大學成立「香港研究中心」,揭牌貴賓左起,中央大學台經中心主任吳大任、中央大學副校長李誠、代理校長劉振榮、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鄭振耀、熊秉真教授及陸委會副主委高長。陳俊名攝

 繼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台灣研究中心」之後,台灣中央大學也於四月廿三日成立「香港研究中心」,並舉辦「台港二地文化與管理研討會」,分別就台港兩地管理之比較、台港兩地之文化與教育、台港兩地之經濟進行學術交流。成立儀式邀請陸委會副主委高長參與見證,他說,「期待看見兩個同簡稱『中大』的學府分享輝煌成果,並做為政府面對台港政策的參考。」

立足亞洲,展望世界

 在台灣與中國特殊的時空背景下,香港扮演了相當重要的橋樑角色。尤其中央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從兩校交換生到學術友好交流等皆甚活絡。中央大學代理校長劉振榮期待香港研究中心能夠帶領人文、科技、社會、管理等多方元研究的突破。未來世界的核心往亞洲擴展,身處華人重鎮的我們更應發展前瞻性思考。「不僅在亞洲,更要於全世界發光發熱!」

 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鄭振耀也蒞臨祝賀。他談及近年政府在台港交流上的大力支持,使台港交流前程樂觀。對於政府的態度,陸委會副主委高長表示:「台港兩地不僅在經濟貿易上互為四大貿易夥伴,在旅遊等方面亦往來密切。兩岸開放直航後,原以為將對台灣至香港的旅遊發生衝擊,結果相反的,竟更是促成兩地互助互惠的成長。」此外,透過官方色彩的非官方機構,如中華旅行社(現已正名為台北經濟辦事處)等,陸委會積極推動台港交流,「期待看見兩個中大院校學術分享的輝煌成果,並做為政府面對台港政策的參考。」

 港澳生在台灣學習的經驗比比皆是,日後留在台灣這塊土地生根茁壯的例子也不在少數。中央大學副校長李誠就以香港僑生的過來人身分,敘述這段跨海故事,言談中不僅對故鄉的記憶,更有不少對台灣的適應與認同。他肯定許多僑生在台灣扮演了重要角色,也針對一批客家人在台港兩地遷移的文化研究作出提點,希望在多元文化的傳遞交流中有更多研究發展。

人文與管理 見微知著的宏觀視野

 「台港兩地人文與管理比較研討會」以管理、文化與教育及經濟等面向作多方探討。提醒我們對「文化與情境的敏感度」,不僅要全球化,吸取他方經驗,更需「在地化」,以切實符合各國差異。因為不同的人文歷史背景,將造成各具特色的生活態度與空間,適宜以不同的制度管理配合。

 在教育面上,台港新儒學復興中國儒家傳統,其以保有中國文化為己任的精神令人欽佩。資訊傳播中,以僑生在台成為成功媒體人的陸凱聲為例,指出「記者的價值不在於搶了多少頭條,而在於別人能在你的報導中得到什麼,獲得多少幫助。」抗日戰爭也是華人社會的共同記憶,在政治敏感的當時空中,台港電影如何在民間與官方中取得平衡,也是研討會中引人深思的話題。

 放眼今日台灣在東亞經濟圈的地位,學者們多有探究。不同於香港勞工能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台灣勞動力是高學歷密集,但獲得的利益分配卻相對較少。加之台灣人民收入薪資的成長幅度跟不上物價調漲,而民怨四起。原因之一,或許來自於台灣勞工薪資的調整彈性較小,無法快速反映社會現況。兩岸簽訂ECFA後,台灣、香港、中國三地的經貿關係更需共同討論,而如何在台港之間尋求互補合作的重新考量,以及研究資訊的透明可信度上,則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值得繼續努力。

與會的台港兩地貴賓大合影。陳俊名攝
與會的台港兩地貴賓大合影。陳俊名攝

更新日期: 1970-01-01 文章分類: 焦點新聞 瀏覽人次: 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