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天文所新發現 行星胚胎形成的關鍵證據

發布日期: 2012-05-30    文/陳文屏
中央大學天文所團隊參與國際「Young Exoplanet Transit Initiative 觀測計畫」,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圖為天文所研究生胡佳伶(中間,淺紫外套)與指導教授陳文屏(前排,紅外套)在德國天文台與觀測團隊合影。照片胡佳伶提供
中央大學天文所團隊參與國際「Young Exoplanet Transit Initiative 觀測計畫」,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圖為天文所研究生胡佳伶(中間,淺紫外套)與指導教授陳文屏(前排,紅外套)在德國天文台與觀測團隊合影。照片胡佳伶提供

 由我國學者主導的國際天文團隊,觀測到初誕生恆星周圍形成原始行星的證據,成果刊載於六月一日出版之《天文物理期刊》。中央大學天文所研究生胡佳伶以及指導教授陳文屏,利用鹿林天文台望遠鏡,搭配國際其他望遠鏡數據,取得重要成果。

 太陽、地球以及其他行星、衛星來自太空某團雲氣,由於自身萬有引力收縮,導致旋轉越來越快,成為扁平形狀。雲氣由氣體與塵埃組成,收縮後溫度升高,最中央部分最終形成太陽,內部進行核子反應,產生光與熱。周圍盤狀雲氣當中的塵埃彼此凝集,逐漸變大成為小行星、行星。換句話說,行星是形成恆星的副產品,太空中應該有很多行星。天文學家的確在「嬰兒時期」的恆星周圍,觀測到由塵埃構成的盤狀結構,另方面則在「已經成年」超過數百顆恆星周圍找到具體成形的行星。

 胡佳伶任職於台北天文教育館,這個研究是她就讀中大天文所的碩士論文內容,她說道:「很高興有機會使用臺灣的設備,得到不錯的科學成果。」中大團隊參加由國際天文台觀測網,監測 Trumpler 37 這個年輕星團,年齡只有約四百萬年,希望利用「掩星」方式,也就是行星運行到恆星前方所產生的亮度變化,來偵測行星存在。

 但是胡佳伶在分析資料時,發現編號為「仙王座 GM」這顆星球的亮度有奇特的變化方式,它大約相隔一年,會變暗長達一個月,這是前所未見的現象。陳文屏強調:「我們原來想找行星,但沒有找到,卻意外偵測到可能是行星胚胎形成的首要步驟。」國際知名行星科學專家、中央大學天文所葉永烜教授說:「行星形成的關鍵,就是恆星周圍的塵埃盤開始變得不均勻。在很多年輕恆星周圍可能也有類似現象,值得繼續發掘。」

 名為 Young Exoplanet Transit Initiative 的觀測網,簡稱 YETI,英文是「雪怪」的意思,參加的研究機構來自德國、波蘭、保加利亞、立陶宛、美國、敘利亞、斯洛伐克、委內瑞拉、亞美尼亞、印度、日本,以及大陸,利用不同經度的望遠鏡觀測同樣天區,「讓星星不下山,才能取得長時間的數據。此次有關仙王座 GM 星的資料主要來自鹿林天文台望遠鏡,以及中央大學天文所操作、位於美國亞利桑納州的 Tenagra 望遠鏡」胡佳伶跟陳文屏都很感激其他國外合作者提供數據,共同取得這項成果。

更新日期: 1970-01-01 文章分類: 焦點新聞 瀏覽人次: 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