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小行星掠過地球 鹿林記錄飛鴻一瞥

發布日期: 2013-02-18    文/陳文屏教授
編號2012 DA14小行星以近距離飛掠過地球,位於鹿林天文台的「中美掩星計畫」(TAOS)成功拍攝到這項寶貴的影像。照片天文所提供
編號2012 DA14小行星以近距離飛掠過地球,位於鹿林天文台的「中美掩星計畫」(TAOS)成功拍攝到這項寶貴的影像。照片天文所提供

 俄羅斯遭到隕石撞擊事件,受到全球關注。但隔不到一天時間,更令全世界天文界關注的是,編號為 2012 DA14 的小行星於2月16日臺灣時間凌晨天亮前,以近距離飛掠過地球。因歐美正值白天無法觀測,台灣發揮地利優勢,位於玉山國家公園之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的「中美掩星計畫」(TAOS)成功拍攝到這項寶貴的影像!

 天體撞擊到俄羅斯,在通過大氣層時碎裂,某些在地面撞擊出坑洞,某些震波造成房屋受損,超過千人受傷。陳文屏教授說,這些事件讓世人體會到,來自天外的威脅持續存在。

 巧的是,2012 DA14小行星悄悄如期快速飛過地球附近。在15日夜晚它仍在南半球天空,16日凌晨最接近時,距離地球表面不到三萬公里。跟地球一萬三千公里的直徑比起來,這是非常近的距離,比很多人造衛星都更接近地球。這顆小行星於2012年才被發現,此次如預期幸運地與地球擦身而過。這顆小行星直徑只有數十公尺,大約為一般操場跑道的一半大小,相比之下,撞擊俄羅斯的那顆在撞擊前可能只有數公尺大小,如一輛汽車大小。目前相信這兩個天體沒有關連。

 2012 DA14最接近地球時,歐美正值白天無法觀測,東歐、澳洲與亞洲則在觀測範圍內。全球雷達觀測網在這幾天也不斷測量小行星的大小、形狀等。位於鹿林天文台的「中美掩星計畫」(TAOS)於16日凌晨成功拍攝到 2012 DA14 的影像。中央研究院天文所汪仁鴻博士當晚負責觀測,從凌晨三點開始,觀測到四點半左右天氣由晴轉陰而後止。

 由於小行星運動速度極快,尤其在最接近地球時更是如此,拍攝非常困難,必須將望遠鏡指向預定地點,以「守株待兔」的方式,捕捉小行星在視野中的影像,但即使曝光時間不到一秒鐘,影像中小行星已經不再呈現點狀,而拉成長條形狀。影像中其餘的不動亮點為遠方恆星,背景兩半明亮起伏乃是儀器影響,而非天空真正變化。

 中美掩星計畫(TAOS)包含四座望遠鏡,位於玉山國家公園鄰近之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每座望遠鏡口徑50公分,配備了最先進的電子相機,可以快速測量天體亮度變化。計畫由我國中央研究院、中央大學,以及美國與韓國數個研究單位執行。TAOS 計畫目的在偵測太陽系靠外區域的小型天體遮掩恆星(掩星)造成的亮度變化,以估計這些天體的數量,這次中斷觀測行程,為 2012 DA14 近地小行星飛掠地球寫下記錄。TAOS 團隊將分析小行星的亮度是否有規律變化,以推測其自轉週期,以研究這些接近地球小天體的性質。我國參與的「泛星計畫」亦針對近地小行星進行搜尋與監測,為文明永續做貢獻。

2012 DA14 的小行星掠過地球,部分影像資料可見

更新日期: 1970-01-01 文章分類: 焦點新聞 瀏覽人次: 2060